(资料图)
来源|妈妈抱团(ID:mmbaotuan)
以前,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原生家庭。
但如今,作为父母,我们却可以决定给孩子什么样的原生家庭。
以下这12张漫画,将告诉我们如何把原生家庭变成一座学校。
把自己变成孩子成长路上的摆渡人。
教育就是
你犯了错,我看破不说破
生活中, 很多父母会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罔顾孩子的尊严,以“教育”之名当众斥责孩子。 可实际上,真正的教育,是明知道你犯了错,但我依旧愿意保护你的尊严和脸面。因为我知道, 好的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靠山。 即使你犯了错, 我也会坚定地和你站在一起。 我对你的爱与尊重,也永远都不会改变。 教育就是你的一万种尝试我都始终支持作家周国平说:“当孩子在编织美丽的梦想时,不要用你眼中的现实去纠正他。 只有被尊重、被认可、被支持的孩子,才能激发内心的创造力、内驱力和毅力。”未来,无论孩子是想做教师还是驯兽师,无论他热爱的是音乐还是数学,每一个梦想都值得被期待。而父母要做的, 就是成为那个为梦想浇水,守护着它一路从幼苗长成大树的人。 教育就是再微小的成长也值得给他海豹式的鼓掌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 就是渴望被人肯定。 只有当我们源源不断地给予孩子赞赏,才能让孩子小小的心灵蓄满自信。等他们长大后, 才能内心丰盈而笃定。 哪怕人生之路遍布荆棘, 生命之海波涛汹涌。 他们也能把荆棘当作铺满鲜花的原野,把波折当作考验毅力的阶梯, 直面挫折、乘风破浪。 教育就是在我家辞典里从来没有“别人家孩子”心理学家阿德勒说:
“用比较来鞭策孩子,只会让他丧失信心、内心受伤。 要找到他的优点,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点,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有的孩子春天一到,便香气袭人; 有的孩子花不惹眼,可到了秋天,却能结出甘甜、丰硕的果实; 还有的孩子一直默默无闻,直到凛冽的寒风吹过,才发现,他已经傲然盘踞在枝头。好的父母, 从不会拿自家孩子和别人作比较。 他们只会让孩子跟自己比,今天多长出一片叶子,明天多结出一个花苞,都是胜利。 教育就是你偶尔的张牙舞爪我笑看不发飙教育的终极目的, 不是培养出一个只知道听话、懂事的木偶,而是塑造出一个独立、健全的人格。 正如作家冯骥才所说:
“风可以吹起一张大白纸,却吹不走一只蝴蝶。 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父母能做的,就是给予孩子适度的自由,聆听孩子内心的想法,让他在充盈的爱里拥有偶尔任性的权利。唯有这样, 孩子的一生才不会囿于讨好别人,而是专注于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教育就是知道做错了什么比让他道歉更重要所有的孩子都会犯错, 可父母的反应却是截然不同。 有的父母只知道一味责骂孩子, 勒令孩子道歉,结果却错失了一次教育孩子的宝贵机会。 反而让孩子学会了逃避、推脱和遮掩。 而聪明的父母知道,这时候让孩子明白自己错在哪里,远比让孩子说出那句“对不起”更重要。吃一堑长一智, 孩子才能学着成为更好的自己。 教育就是小时候给他扎针长大后给他翅膀美国心理卫生专家兰德纽曼曾指出:
“小时候拥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往往会拥有一个不幸的成年。”作为孩子成长的指路人, 如果父母从孩子一出生就为他铺平了所有的路,拒绝了一切的苦。 那么终有一天,会发现,自己曾经替孩子走过的路,现在都成了坑。 成长的意义,不在于包办,而在于让孩子自己去探索生活的全貌。父母能做的, 就是让他在小时候经历挫折,等长大了,再给予他支持。 唯有这样, 孩子才能拥有直面风雨的勇气,和不惧艰险的底气,才能在起起伏伏的人生中探索出那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教育就是你已经尽力了输了也没关系孩子的一生, 将面临无数次的竞争,可第一名永远只有一个。 作为家长, 我从不认为赢了一次就预示着今生的胜利,而输了一次就意味着余生的失败。 反之, 那些为了成功而付出的汗水,因为坚持而流下的眼泪,才是能够滋养孩子一生的秘密武器。 输赢不重要,但从小学会坚持,拥有“即便失败了,下次也不放弃努力”的能力才最重要。毕竟, 多少闪闪发光的人生,都是因为当初的努力而埋下了伏笔。 教育就是让他爱上你的微笑生活、工作、社交…… 在各种压力下,我们情绪的洪水总是一不小心冲破了理智的闸门。 然而, 每一次看似无关紧要的爆发,都会成为孩子脑海中恐惧、忧虑的代名词,让孩子变得胆怯、焦虑。 有远见的父母,一早就学会了控制情绪,他们往往能用笑脸和暖言营造出轻松、快乐的家庭环境。为孩子撑起一把保护的伞。 教育就是让他把你当成自己的榜样儿童教育学家孙敬修曾对父母们说:
“孩子们的眼睛是照相机,脑子是录音机,你的一言一行都刻在他们的心上。”很多时候, 孩子不会听我们怎么说,但会从耳濡目染中不断模仿我们的行为。 时间一长,还会内化成性格和品质,伴随孩子的一生。归根结底, 我们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修炼自己,先成为那样的人。 教育就是你的梦想不老他的好奇心刚刚好教育的目的不只是塑造一个高分机器, 塑造一个又一个标准化的产品。 而是培养一个以好奇心和求知欲,来观察世界和追求真理的人。作为父母, 我们应该做的,不是阻止孩子去探索,去触摸昆虫和泥土。 而是陪孩子一起, 蹲下身子,用那双好奇的眼睛,以另一个角度观察这世界的一草一木。 教育就是用心,发现心教育没有捷径, 它不会立竿见影,也不会一蹴而就。 真正的教育,其实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心唤醒另一颗心。用心去聆听、沟通、等待, 并带着祝福,目送那个咿呀学语的婴孩,走向更大更远的世界。 ▽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
“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教训孩子、命令孩子时才是教育; 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在你们不在场的时候,都是教育。”没有一个优秀的孩子,是在父母的撒手不管中长大。 一个自卑、内心脆弱的孩子,不会在10岁时突然变得乐观、自信; 一个没有规矩、不懂得尊重别人的孩子,不会在20岁时拥有良好的教养; 一个性格偏激,和父母关系剑拔弩张的孩子,不会在30岁时就学会共情,成为一个负责的丈夫和温柔的父亲。 孩子今天的模样,从20年前他的原生家庭中就可以窥见轮廓。 正因如此,作为父母,我们更要尽全力去爱孩子,让他拥有开阔的见识和独立的思想。让原生家庭成为他永远的港湾,而非痛苦的源头。 最后,愿每个孩子都能在充满爱的原生家庭里,开出成长的花朵。 与所有父母共勉。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3 非洲家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8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